网站导航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年招收博士后简章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航科院”)与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民航局直属事业单位,国家科技部批准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司局级。航科院主要从事民航安全和发展的科学技术研究,为民航局的决策和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向民航企事业单位和航空产品制造厂(商)提供科技服务。

一、招收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2.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3.已经获得博士学位,或取得博士毕业证明。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条件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4.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有研究课题相关工作或科研经验者优先。

5.能够脱产全职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研究课题及专业要求

(一)动力锂电池运输防护装备服役期间定期检验技术

招收部门:中国民航危险品运输管理中心

研究目标:1.弄清动力锂电池运输防护装备整机在复杂运输工况下的安全性能演化规律;2.开发动力锂电池运输防护装备隐蔽部位的无损检测技术;3.开发动力锂电池运输防护装备使用寿命的精准评价和管控技术;4.研发面向实际工况的动力锂电池运输防护装备整机全生命周期测试(包括设计定型、制造出厂、服役期间定期检验、维修检验)及安全性能量化评估技术。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动力锂电池运输防护装备服役期内装备健康状况评估技术缺乏;2.尚缺少动力锂电池运输防护装备全生命周期定量评估方法。

专业要求:机械工程类,仪器科学与技术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纺织科学与工程类,轻工技术与工程类,交通运输工程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交通运输类等相关专业。

其他条件:同等条件下,具有下列情况者优先考虑:

1.博士期间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获批发明专利;3.具有3年及以上项目研发或管理经验;4.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招收人数:1人。

(二)复杂动态场景下机场安防人脸识别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优化研究

招收部门:航空安保研究所

研究目标:1.构建技术指标体系:基于机场真实人脸数据,结合航站楼出入口、安检区、登机口等复杂应用场景,构建一套涵盖人脸验证和人脸识别的安防人脸技术指标体系,明确不同场景下人脸图像质量、识别准确率、识别速度、误识率等关键指标的量化标准;2.评测算法性能:通过对大量机场安防人脸数据的深度分析,研究人脸识别算法在机场复杂动态环境下应用性能的评测方案,解决复杂光照、姿态变化、遮挡等因素对算法应用效果影响度的评价问题,可以指导提升算法在机场实际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稳定性;3.实现成果落地:推动研究成果在机场安防系统中的实际应用,为机场安防设备选型、系统升级以及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机场安防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降低潜在安全风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复杂环境下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估问题:机场场景存在光照变化大(如自然光与人工照明切换、逆光等)、人员姿态多样(行走、低头、侧脸等)、部分遮挡(口罩、帽子、墨镜等)等问题,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估模型,准确判断采集到的人脸图像是否满足后续识别与验证需求,是评测人脸识别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2.大规模动态人脸数据的高效处理问题:实验室建立了机场人脸标准视图库,且数据处于动态更新状态,如何设计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案,快速完成数据的清洗和业务特征标注,以支撑技术指标的准确评估和对人脸识别算法的评测,是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3.技术指标的标准化与验证问题:目前缺乏专门针对机场安防场景的人脸技术指标标准,如何结合机场实际需求和行业规范,制定具有通用性和权威性的技术指标,并通过大量实验和实际应用对指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确保研究成果能够被广泛认可和应用,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专业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控制科学与工程类、智能科学与技术类、数学类、统计学类、信息与通信工程类等相关专业。

招收人数:1人。

三、申请材料

1.请下载并填写《航科院博士后申请表》(附件1);

2.请下载并填写《航科院博士后研究项目计划书》(附件2,5000字以内,根据选报的研究课题填写详细的研究计划和设想);

3.相近学科2名博士生导师的《专家推荐信》(附件3,由两位相近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导师或相当水平专家填写,其中有一位应是申请人的博士导师);

4.博士论文详细摘要(1000字以内)、章节标题,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

5.表明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等);

6.博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暂未拿到证书者可提供学位授予单位出具的决定授予学位的书面证明);

7.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8.其他材料:(1)留学回国博士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位认证材料(出国前如已注销国内户口的,需提供由注销地户口登记机关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2)以在职身份申请做博士后的人员需提供脱产证明;在职人员如出站后自主择业的,供职单位应提供同意自主择业的证明;(3)辞职人员须提供原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辞职的证明或原单位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出具的《辞职证明书》或档案存档证明;(4)转业(复员)的军人,需出具师以上单位政治部同意转业的批函。

四、在站待遇

1.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

2.发放无房补贴、餐补,除五险一金外,购买补充医疗保险,职工单身宿舍优先保障,配有食堂、器械健身室等生活服务设施;

3.配套办公场所和设备,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向在站博士后可配套基本科研业务经费,给予科研项目支持;

4.对考核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给予奖励;

5.与北京知名高校合作联合培养;

6.科研成果突出、表现优秀者,可优先录用作为航科院工作人员;

7.按国家有关规定,解决配偶、子女北京户口。

五、注意事项

1.有意申请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的方式报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名的,上述全部申请材料须提交电子版和原件扫描件,邮件名称请标注“博士后申请”;以邮寄方式报名的,请将申请材料邮递至指定地址,在信封右上角注明“博士后申请”,请同时发送《博士后申请表》和《博士后研究项目计划书》至指定电子邮箱;

2.招收时间为2025年全年,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招收考核,招满为止;

3.所有申请材料恕不退还,涉密材料应做脱密处理。

4.申请者应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伪造虚假信息影响审核结果者,将取消进站资格。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甲24号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人事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8

咨询电话:010-64473535,64473662

报名邮箱: hangkybsh@163.com

单位网址:www.castc.org.cn

附件:

1.航科院博士后申请表

2.航科院博士后研究项目计划书

3.专家推荐信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7月23日

原文出处:

http://www.castc.org.cn/zpxx/202507/t20250723_11194.html

来源: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